把硬科技种进枣园,让冬枣夏季也飘香
2022-04-27 作者:蚂蚁生活网 【 字体:大 中 小 】
李新刚的团队在黄河滩区成功种植冬枣,不断总结开发经验,寻求科技创新突破。如今,陕西省大理县冬枣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总产量50万吨,年产值60多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大理县也成为“中国冬枣第一县”。
陕西大理冬枣皮薄肉脆,香甜可口。它含有19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它的营养价值被认为是“所有水果的王冠”。如今,陕西省大理县冬枣年产值超过60亿元,整个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中国水果产业品牌价值48.68亿元,全县有110亿元村庄。这一系列数字背后,离不开陕西省科技特派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首席专家、国家林草局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新刚教授。
手拉手教学,让枣农成为“专家”。
在大理县,降雨是导致冬枣成熟期果实开裂损失的最大因素。为了避免损失,果农在雨季前采摘冬枣并将其列入清单。然而,这样的冬枣味道不好,消费者“不付钱”。大理冬枣的销售已经成为一个问题。长期从事红枣产业技术研究的李新刚在大理县看到了这种情况,立即着手解决问题。但当时,果农并不认为培训和几名大学教师可以逆转大理冬枣的发展。
2006年,李新刚带领团队率先突破设施冷棚冬枣栽培技术。示范区当年每亩产值超过2万元,不仅提高了冬枣的品质,而且赢得了市场的认可。2010年,大理县冬枣设施栽培1万余亩,每亩产值约2万元。该技术于2011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现在,大理种植冬枣的果农们只要听到我们的专家组走了,就会非常高兴!”李新刚高兴地说。如今,枣农不再盲目种植冬枣。每个农民心中都有一个“清晰的描述”。此外,在科技委员和专家的携手指导下,在技术的祝福下,大理所有枣农都成为了“专家”。
水果农对他们的年收入充满信心。朝一镇平罗村党支部书记赵建明高兴地告诉《科技日报》:“因为我们有科技总监李新刚的指导,我们不担心水果的质量和销量。每年花园一开园,商家就等着签账单,我们也不担心卖好东西。”
技术创新使大理成为“冬枣第一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种植技术不断变化。2013年,李新刚通过研究,再次突破冬枣温室栽培技术。同时,他根据不同的地形和老百姓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造和升级,形成了温室、被棚、双层膜棚和普通冷棚四种温室结构和配套技术。冬枣的成熟供应期也从过去的40天延长到了5个月。
在设施温室冬枣试验的头几年,李新刚和他的团队用汗水和技术感动了果农。1.5亩标准温室投资9万元。投资大,效益好,但风险也很大。为了突破温室栽培技术,在冬季的1月和2月,室外冰雪覆盖,温室温度超过30摄氏度。他们拿起实验仪器,在测量时记录下来。最终,他们在2013年成功突破了自然降温打破休眠的温室栽培技术。文鹏冬枣也成为大理最早成熟的冬枣。这种冬枣价格高,销路好,每亩产值在5万元以上。消除了温室冬枣栽培的风险,技术得到了推广和推广。
李新刚团队依托大理悠久的冬枣文化和耐盐碱性,在黄河滩区成功种植冬枣,不断总结发展经验,寻求科技创新突破。目前,大理县冬枣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总产量50万吨,年产值超过6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大理县也成为“中国冬枣第一县”。
近两年来,大理县已建立了300多家冬枣相关企业和合作社,在全国各地有1000多个销售网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0个大中城市设有直销窗口,并出口俄罗斯、加拿大、韩国、韩国等10多个海外市场,欧洲和美国。2020年和2021,尽管受到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影响,大理冬枣的销售仍持续繁荣,年均电子商务交易额近30亿元。
提到李新刚团队对大理冬枣产业的贡献,大理县委书记游建新,表达了无数的感情:“大理冬枣是一种‘科技硬’的枣。李新刚带领团队成员在冬枣温室的改造、光温调节、绿色防控、土壤健康等环节上投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冬枣温室的温室已经从原来的防雨棚发展到了a级新建日光温室、钢架被棚等大理冬枣大棚,形成了全国独有的大理冬枣保护性栽培模式。“
战略规划,硬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李新刚看来,作为一名科技专员,除了教授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向政府提供产业发展建议。
”工业不能无序发展,不能来回折腾。冬枣种植业的发展必须有战略眼光、规划目标和高质量的发展。“2021 5月,李新刚在中国大理冬枣产业优质发展大会上表示。多年来,他和大理市政府参与制定了冬枣标准等国家和地方标准,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整个行业进行了数据监测和分析基本实现了冬枣种植的智能监控、标准化种植管理和产品溯源。
由于这些标准化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大理冬枣不再只在冬季出现,每年的5月至11月都有新鲜冬枣上市。超长的保质期和错开的销售高峰期,保证了大理冬枣的市场价格坚挺,供不应求。出口到迪拜的优质大理冬枣售价高达6元/片,20美元/公斤。大理县安仁镇福坡村冬枣示范园,每亩日光温室收入8万元。在5月至10月的收获季节,当你走进棚子时,你可以看到硕果累累、弯曲的树枝。但奇怪的是,棚里几乎没有红色冬枣。这位果农解释说:“我们通常在早上6点到8点完成当天的采摘,在上午10点完成交易和分拣,然后装上卡车,下午运到全国市场,第二天到达消费者手中。新鲜上市可以保证冬枣的质量。自然,棚里几乎没有成熟的红色冬枣。”大理县安仁镇小坡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安,他说:“站在一个小山坡上,向东望去,一万亩冬枣大棚拔地而起,冬枣车从这里开往全国。但没人知道,被称为‘冬枣第一村’和‘冬枣亿元村’的小坡村,20年前还是一片荒芜。”运河腐朽不堪,山坡破碎,道路崎岖不平,一年的艰苦工作没有取得成果,钱花在了短期工作上。“当时的打油诗是真实而苦涩的。由于科学技术特别专员李新刚教授和他的专家团队,该团队对果农的指导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冬枣现已成为大理枣农的“喜果”。过去,村里的工人大多是空巢老人。近年来,农民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30-50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些年轻人也成为了专业和技术工人。除了经营自己的枣园,他们还向其他枣园出口技术,每年可以多赚数万元。“作为科技专员和枣树专家,我将继续贡献‘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专员的作用,努力成为人民信赖的专家。”李新刚的眼睛坚定而自信。(主编:孟俊军)
猜你喜欢
山东无棣海盐迎“秋收” 你知道海盐一年收获几次吗?
长治有哪些特色小吃 山西长治特产
秭归夏橙上市,伦晚脐橙产地走货量显著增加
探访中国传统优势食品“地图”:大江南北,美味再升级
抢滩“奶茶经济” 双皮奶“再出圈”
木垒县县1.6万亩红花开始采摘
“十四五”时期山西重点建设20个奶业大县
梨花“香饽饽”:留齿尖的花香 品桌上的风雅
种子关系饭碗 种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