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风地”一去不返“高产田”梦想成真
2022-10-12 作者:蚂蚁生活网 【 字体:大 中 小 】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特产的杂粮杂豆又迎来了丰收年,久负盛名的鹤香、碱不落、向海特产等品牌的杂粮杂豆在工人的加班加点中打包成箱,通过淘宝、拼多多、微信客户端等互联网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通榆县电子商务中心温玉华告诉记者:“今年是个丰收年,杂粮杂豆品质特别好,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公认的黄金种植带,所产的杂粮杂豆均为弱碱性,所以通榆县的杂粮杂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通榆县地处松辽平原西部,以黑钙土、风沙土及碱土为主,十年九旱。当年,风沙肆虐,沙埋房,河见底,草“焦黄”,地不打粮。60岁的八面乡坐地户穆春信,亲眼见证了当年流动沙丘的猖獗。“院子里沙子堆得老高,‘牛走墙马上房’,年年吃返销粮。要不是政府栽了这些绿色屏障,哪能有这么好收成!”
穆春信所说的绿色屏障就是防风固沙林,每年春天,通榆县委、县政府都会组织万人万亩大造林活动,成片的树林成了“跑风地”的绿色屏障。如今的通榆,田成垄,地成方,防护林做青纱帐,旱地里出了个“杂粮杂豆”之乡。2022年,杂粮杂豆种植面积93万亩,预计产量3.91亿斤,产值6.94亿元。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4个,有机农产品品牌40个。预计到2025年末,全县杂粮杂豆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全县杂粮杂豆专业村将达到30个;全县杂粮杂豆加工企业达到25家,加工量达到3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6.5亿元。
战天斗地,不屈不挠。历经十几年,“跑风地”一去不返,“高产田”梦想成真。近年来,通榆县始终把杂粮杂豆标准化生产作为杂粮杂豆产业振兴战略的首要工作来抓,有效破解了杂粮杂豆种植管理粗放,产量低,品质难以保障的问题。2020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联合通榆新洋丰共同承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东北地区食用豆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区建设”,该项目是科技部首个杂粮杂豆领域的国家级重大专项“杂粮产业链一体化示范课题”之一。通过课题研究,全县建立了杂粮杂豆选种、种植、农药及肥料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标准,做到了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实用和可操作性的标准可依。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种植模式的种植面积。重点围绕提升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做文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60.8万亩。
据了解,自2021年起,通榆县依托白城市区域性杂粮杂豆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一家一户杂粮杂豆种植模式,规模化经营主体日益增多。通过流转农民土地,一些农场主、合作社纷纷进行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还降低了劳力成本。另外,通过“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生产模式,为农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更使杂粮杂豆种植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县种植合作社已发展到1033家,杂粮杂豆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28.8万亩。
为了给农民增收致富寻找新出路,通榆县按照吉林省加快构建十大产业集群工作要求,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商力度,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发展档次不断提升。全县现有从事杂粮杂豆加工生产企业1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2021年杂粮杂豆生产加工量达到1.28亿斤,产值12.44亿元,销售收入7.27亿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责任编辑:孟君君)猜你喜欢
贵州务川:打响花椒品牌 拓宽增收渠道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实现首次出口
洞庭湖区油菜籽收购见闻 优质优价产量高
桂平有哪些特色小吃 广西桂平特产
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助力生鲜农产品保供稳价
秋粮丰收在望,端稳中国饭碗
新品种“楚粳48号”通过国家审定
新时代区域农业品牌十年!“2022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新疆阿图什:无花果开致富花 农旅融合产业兴
抚顺县单片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