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业让百姓腰包更鼓
2022-12-02 作者:蚂蚁生活网 【 字体:大 中 小 】
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穿过一个山口,一座被群山环绕的村庄映入眼帘。入冬多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北河村周边树木早已褪去绿装,漂亮的房屋和干净整洁的道路越发显得亮眼,村庄旁边的矮山上,一排排果树从山脚排列到山脊。
上午的北河村党员活动中心,桌上摆满村里自产的板栗、苹果,村两委成员和不少村民围着桌边早早等候。党的二十大代表、北河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华刚一进门,大家就把她团团围住,急切地要听她讲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这些年咱们村靠着种植板栗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好,果业种植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咱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果业种植这条路咱们不仅要接着走下去,而且还要走得更好。”孙国华话音刚落,村民纷纷应和:“孙书记,不管是出人出力还是出地,我们跟着你干。”
“为了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让咱们腰包鼓得更高,我们村委会寻思组建一支果树技术小队,去外地学习果树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咱们村培养人才。”孙国华站在人群中说,“这也是我们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求的具体措施,大家唠唠自己的看法。”
“这个做法好!”“可以选一些年轻人,最好本身就懂点种植技术,学得快。”在场村民纷纷表示支持并提出建议。在大家的讨论下,由6名相对年轻的村民组成的北河村果树技术小队当即成立,准备前往河北学习板栗种植管理技术。
“让村民增收的事咱必须支持!”村民宋桂华说,“这些年我们村因为党的好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着果树种植过上了好日子。”
北河村共有600多口人,多年前,当地百姓主要依靠种植玉米为生,受山地多、平地少,旱季多、雨水少的自然条件影响,村民年收入始终徘徊在两三千元之间。
为改变这一现状,孙国华因地制宜,决定把山地多平地少的劣势变为发展致富项目的优势,把环绕村屯的荒山秃岭利用起来,种植抗旱能力强、经济收入高的板栗树。她发动村里党员带头、村民广泛参与。宋桂华说:“当时看有党员带头种板栗树,就跟着种试试看,产果第一年就增收近万元,现在自家山头能种的地方都种,每年板栗收入就有2万元左右。”经过十来年的发展,现在北河村板栗种植超过10万棵,村民仅靠板栗一项,人年均收入就增加了7000多元。周边荒山秃岭也因为种满板栗树,变得郁郁葱葱。
种出好东西,还要能运得出山,卖上价钱。“十年前,村里多数是很难会车的羊肠小路,有的甚至是河滩,根本就没有路,出趟村太难了。因为山路颠簸,果子还没运到山下就颠碎了。”回想起十多年前的景象,村民郝云武感慨万千。“要想富,先修路。”孙国华带领村民整修路基3000延长米,修筑路堤2000多延长米,硬化了村内主干街道,修建了平整的水泥路。当地党委政府投入资金,一条平坦的乡村公路连接到了村口。
简单吃完午饭,孙国华来到自家院子,给院内晾晒的苹果果脯翻面。孙国华一边翻着果脯一边介绍,2016年北河村引进栽种苹果、桃、杏、李子等果苗儿4000余株,今年光苹果产量就达到50万斤,果脯加工大有潜力可挖。“经过反复蒸晒的手工果脯,口感特别好,而且绿色健康、营养丰富。收益比直接卖鲜果高,能进一步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
下午,在老党员马景怀家中,孙国华和附近居住的党员群众围坐在温暖的炕头上一起谋划未来。“我们还可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把东戴河大批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吸引来,让他们住在村里、吃在村里,体验惬意的田园生活,品尝咱们的特色农产品,看看咱们山上的长城。”孙国华说。
十年来,依托党的富民政策,北河村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2000元发展到2022年的近2万元,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空白账发展到现在的年收入12万元。现在,孙国华他们仍不停地带领村民想方设法寻找新的致富路。村民马苏驯自豪地说:“百姓致富有项目、出行环境更便捷,在我们这个被群山包围的山村变成了现实。”(本报记者刘勇 本报见习记者陈坚)
(责任编辑:孟君君)猜你喜欢
宁夏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菜籽丰收在望食用油产量预增 下游油料加工、食品生产企业或迎成本改善
莎车:杏熟果飘香 满园“丰”景采摘忙
聚力哈粮优品 搭建产销金桥
保粮食丰收 一系列力度空前强农政策相继出台
四月春茶飘香 又到品茗好时节
山东荣成鲱鱼籽生产出口忙 年出口800余吨
重庆农产品出口今年实现多个突破 长寿柚首次走出国门销往新加坡
宁夏推进枸杞产业发展
齐齐哈尔扩面积提单产大豆迎来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