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种子”助力盐碱地变身高产田
2022-07-06 作者:蚂蚁生活网 【 字体:大 中 小 】
在河北省南皮县东吴泊村,金黄色的小麦在风中摇曳,等待着收割机的到来。看着这片麦田,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孙洪勇欣喜地说:“耐盐小麦优良品种‘小偃60’,今年又是丰收年。”
南皮曾经很难种粮食。南皮县地处九河底,土地盐碱贫瘠。孙洪勇介绍,南皮大部分地块的盐度在0.3%左右。根据之前的测试数据,当土壤盐度大于0.1%时,种子通常会受到盐胁迫,影响正常发芽。
在以自然为食的时代,流传着几首地方歌谣:“春白夏雨九年无收,半年麦麸菜粒”,“旱收蚱蜢,涝收蛙,旱收碱,涝收GABA”。。。这些歌谣充满了种粮者的苦涩和困难。
“现在不同了。”乌马营镇白坊子村的农民白说:“我家种了8亩‘小偃60’小麦,今年还是丰收年,一亩地可以产550公斤左右。”
盐碱地高产的秘诀不仅在于精细管理和技术注入,更在于“种子”创新。
2013年国家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来,地处核心区的南皮县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历时五年,主要改造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将长期遭受旱涝碱害的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粮仓”。其中,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土、肥、水、种”的突破,育种是重中之重。
“这是一个轻型孵化器。我们正在使用它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为今后推广改良品种提供数据支持。”在渤海粮仓南皮种业有限公司理化实验室,技术员李正在操作设备。该育种机构由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主要倡导者、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李倡导。即使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达到预定的粮食增产目标后,该机构仍在保留,并仍在开发新的大型粮食优良品种。
近五年来,南皮依托国家分子育种联合中心科研网络体系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育种基地,培育出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玉米品种。
“即使在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小偃60”仍能保持良好的高产。2021的平均亩产为1012斤,比同年的当地品种高出约10%。”河北省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刘说,由于去年秋天小麦播种晚,小偃60品种在盐碱地的优势更加明显。据估计,每亩产量为530公斤,比当地没有耐盐碱品种和微咸水灌溉技术的麦田高出约5%。
冬小麦品种“小偃60”和“小偃155”已在河北、天津、山东和新疆推广,面积120多万亩。
大粒优质品种的培育仍在进行中。“一定有困难,但为实现种子资源的自主管理和种业科技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意义重大。”孙说。(记者郭亚如)
(主编:孟俊军)猜你喜欢
湖北恩施打造“中国茶谷”
柯坪:黄杏满枝头 铺就幸福路
木垒县县1.6万亩红花开始采摘
全聚德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减亏7.31% 餐饮食品双轮驱动战略见成效
云南原产地签证服务助力水果出口创新高
昆药和腾药齐聚第五届进博会 助力国民健康
1148.2公斤!安徽创长江下游水稻亩单产最新纪录
小雪腌菜:留住记忆中的“冬天味道”
武汉:“狮山菜薹”迎收获 有望端上市民餐桌
提升奶业全产业链竞争力 河北加快奶业振兴步伐